您現在的位置:首頁
在武漢漢悅公寓·燕歸園店,大眾評議員問詢大學生安居保證作業執行狀況。
文/圖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嚴芳婷
通訊員 武組
人形機器人在日子場景中“實習”,大學生保證房里細數安居便當,城市 “邊角料”蛻變為居民樂土……8月7日、8日,武漢市百余名大眾評議員帶著“三看”標尺,分組深化10個要點實事項目現場,看項目是否聚集需求、看辦法是否務實有用、看大眾是否實在獲益。
深化遵循中心八項規則精力學習教育展開以來,武漢繼續深化助企惠民辦實事活動,立異展開“大眾評議”機制,經過現場看、當面問、催促改,推動市直各單位以更高規范、更實行動處理民生難題、優化營商環境,為高質量開展注入微弱動力。
現場看:
大眾評議員走進“未來現場”
斟茶、分揀、整理餐桌……在湖北人形機器人立異中心,光谷東智的人形機器人正在超市、餐廳等14個場景中“實習”。
8月8日,20余位武漢企業代表評議員走進湖北人形機器人立異中心、黑芝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,實地調研市科創局“系統化布局10個范疇科創作業并推動先進資料工業立異開展”的要點項目。
坐落光谷數字經濟工業園的湖北人形機器人立異中心,是現在全國面積最大、場景最豐厚的人形機器人立異中心,由動作練習場、數據收集場、使用實踐場和人才培養基地組成,可完結人形機器人概念驗證、中試服務、數據集成、場景驗證四大功用。
“這些機器人怎樣練習?”“未來能否敞開同享?”評議員們圍著技術人員詰問。
立異中心技術人員回應,光谷正錨定“一年起步、三年收效、五年景勢”方針,招引整機與中心零部件企業落戶,全力打造全國人形機器人工業高地。現在,湖北人形機器人工業鏈已會聚近千家企業,要害零部三级平台件覆蓋率達85%,立異生態圈初具規模。
在黑芝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,總經理潘輝手中展現的華山A1000芯片,已躋身國內輔佐駕馭芯片出貨量前三名。
“武漢科創效果令我震懾。”大眾評議員、武漢叁木汽車部件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會平由衷感嘆,“此次助企惠民辦實事活動,讓普通大眾與中小企業創業者得以親眼見證立異前沿,逼真感知城市風格之變與開展之變。”
當面問:
大學生保證房迎來“民生考官”
“大學生怎樣才干請求到保證性租借住宅?一個月租金是多少?有哪些優惠?”
8月7日,來自武漢各區的居民、大學生代表到訪武漢城建都市泊寓·江國路店和漢悅公寓,當面向運營方武漢城建集團拋出大學生最關懷的安居問題。
武漢城建都市泊寓·江國路店是武漢市首宗以掛牌方法出讓的新建集中式租借住宅,共有房源1416套,每套房均裝備家具家電,可拎包入住,租借目標為新市民、青年人。
觀賞過程中,評議員們舉起手機記錄著每個細節:從家具家電裝備,到公共空間的健身設備。他們不時攔下住戶問詢實在體會,更圍著武漢城建集團運營人員詰問“剛結業怎樣請求”“租金有沒有優惠”。
“一個月1200元,就能租到一套裝備完全的兩居室。”從湖北工業大學結業后,劉奇果在漢悅公寓·燕歸園店已寓居兩年。
武漢城建集團旗下安居集團負責人現場亮出“安居賬本”:2025年,已全面對接82地點漢高校,打通20余所高校方針宣揚途徑,舉行32場學校活動,為應屆生定制“樂租、樂業、樂購、樂游”保證計劃,供應最高90天租房優惠方針和“免租10天”試住活動。“咱們經過‘接納劃轉+收買存量+輕財物協作’三維模式加快房源供應,現在有44個開業項目、超萬套住宅,開業增速躍居全國第四。”
“從前了解方針多是隔著文件看條文,今天是真逼真切和擬定、執行方針的人面對面溝通,每一個疑問都能得到即時回應,這種透明度和親近感史無前例。”武漢商學院通識教育學院講師童索凡慨嘆。
催促改:
擱置地塊三级平台變身“金角銀邊”
青山區冶金大路翼果營地,科普展板與綠植相映成趣,居民帶著孩子駐足觀看;江岸區黃浦大街橋下,“護學驛站”有家長帶著孩子正翻閱圖書角的書本。8月7日,大眾評議團帶著審視的目光走進這兩處由擱置空間改造的惠民場所,現場查驗城市“邊角料”的蛻變效果。
占地1500平方米的翼果營地,曾是冶金大路旁的擱置地塊。現在經過“政企聯動、多方共建”,將其打造成集科普教育、休閑健身于一體的社區游園。黃浦大街立交橋下,從前的灰色空間已化身多功用服務站,140余個車位緩解了周邊“停車難”。驛站內的座椅和圖書角,讓等候接孩子的韶光不再焦灼。
“這些‘金角銀邊’正是城市溫度的表現。”武漢市城管法律委相關負責人介紹。本年,武漢將打造100處“小而美”公共空間列為要點民生實事,經過清臟治亂、見縫插綠等微改造手法,已完結76處擱置空間的富麗回身,一批如江漢區西北湖小游園停車場、漢陽區桃花島體育公園等特征項目,正成為市民家門口的生機旮旯。
實地調研完畢后,評議員們來到武漢市城管法律委,聽取全市使用擱置空間打造“小而美”的城市公共空間的作業推動狀況。“改造能否多融入武漢文明元素?”“設備漂亮度夠了,但健身器材、交際空間等實用功用還要加強”“橋下親水區域須增設防溺水警示和AED設備”……一條條帶著溫度的主張,直指民生需求的細微處。
“大眾的眼睛最雪亮,這些主張便是咱們改善的路線圖。”城管部分現場回應:將遵循執行中心城市作業會議精力,堅持“公民城市公民建,公民城市為公民”理念,疏通大眾參加途徑,引導社會力氣參加,探究優化可繼續運營機制,壓實長效辦理職責,打造更多宜居、美麗的城市微空間。
【職責編輯:周曉燕】